雷军:行胜于言、以行践言,我们会用行动向大家交出更好的答卷。
出品 | 电商头条 作者 | 青云
小米最近风波不断,急需一场漂亮的胜仗来证明自己。
但在此之前,小米还需要重振市场信心。在资本市场,各种风吹草动、外部变动,都能左右市场情绪。与今年6月的历史高点相比,小米股价在五个月内累计跌幅超过30%,市值蒸发逾5000亿港元。
在这个背景下,创始人真金白银的投入比任何言语都更具说服力。尤其是在公司业务多元拓展、面临转型挑战的关键时期,这种信心传递尤为重要。
雷军显然深谙这个道理。
雷军大手笔增持小米
近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个人斥资超1亿港元增持小米集团260万股,其个人持股比例增加至23.26%。
小米集团董事会认为,增持事项显示雷军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及增长潜力充满信心。
创始人在股价大幅回调后的增持行为,往往会成为市场情绪和股价走势的重要转折点。面对雷军的增持,市场反应确实迅速而积极。
11月25日早盘,小米股价强势反弹,截至港股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上涨4.35%,报40.340港元/股,最新市值1.05万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小米已分别于20日和21日连续两日回购公司股票2150万股,总斥资金额超8亿港元。今年以来,小米集团累计回购金额已超23亿港元。
这种公司回购与创始人增持"双管齐下"的策略,向市场传递了强烈信号。小米也重新回到万亿市值俱乐部。
市值波动反映了短期焦虑,如今的小米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不过抛开争议不说,小米的业绩还是相当能打的。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9%。
小米的汽车业务也实现了单季度盈利。
该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超19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小米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实现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6万辆。其中,第三季度累计交付约10.88万辆新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1月20日,第50万辆小米汽车正式下线,创全球新能源车企50万辆下线的最快纪录。当天,雷军发微博长文表示:“行胜于言、以行践言,我们会用行动向大家交出更好的答卷。”
资本市场从不缺少故事,但真正能穿越周期的,始终是扎实的业务基础与坚定的战略定力。
当然,信心重建不能仅靠一次增持完成。
小米仍面临着多重挑战:汽车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需要验证;AI与消费电子的深度融合尚需时间;全球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18日的三季报电话会上直言,2026年将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购置税补贴减半;第二,目前汽车行业玩家非常多,一定会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才会形成收敛。”卢伟冰称,相较今年,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可能会有一些下降。
此外,小米汽车还有面临着一些法律纠纷。
今年5月,“挖孔版”小米SU7 Ultra引发热议,部分小米SU7 Ultra车主指新车不符宣传,要求退车或者全额退还两万元定金,但小米只愿意最多补偿20000积分。
于是100多名车主联合起来,以虚假宣传起诉小米,要求退还2万元定金并赔偿三倍定金。
如今这个官司还没有明确的结果。
另一边,海口消费者张女士与小米汽车的购车合同纠纷迎来了一审宣判,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认定小米汽车相关格式条款无效且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判令其双倍返还定金共计1万元。
2024年7月,张女士下单小米SU7并支付5000元定金,双方约定“验车后付尾款”。
同年10月,张女士因资金问题申请订单顺延360天,客服确认同意且未提及附加付款条件。
12月,小米客服突然通知限期支付尾款,张女士因未验车且无力短时间筹款未付款,被小米单方面认定“根本违约”,没收定金。
对此,法院审理认为,小米汽车未就“限期付尾款否则没收定金”的格式条款履行充分提示义务,该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限制验车权利,应属无效;其“验车后付尾款”的宣传与实际要求相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总之,小米还有不少麻烦。
小米进入关键调整期
市场起起落落很正常,一家企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小米也不例外,正在经历关键调整期。
面对争议,小米也迈出了改变的步伐。
众所周知,前段时间,小米陷入了“小字”争议。
9月,小米17 Pro的宣传海报用加粗大字喊出“逆光之王”,右下角却藏着一行几乎看不清的浅色小字:“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
对此,罗永浩表示,“这是行业陋习,并非小米独创。”
罗永浩称,用极小字标注“目标成为”再配上“最强”等词汇,是手机行业普遍的宣传手法。
网友很快发现,小米在多张宣传海报上都使用了类似手法。
比如,小米YU7的“2200MPa小米超强钢”宣传语下方,用小字写着“小米超强钢指材质项目名称”;
还比如,小米SU7 Ultra曾宣传“1.98秒破百”,但小字特意备注了“不计起步时间”。
总之,网友议论纷纷,吐槽不断。
最近,小米营销风格大变,海报小字消失不见了。
近期,小米汽车宣传其「Xiaomi HAD 增强版」辅助驾驶系统,有网友发现,在介绍AEB防碰撞辅助升级时,小米海报上没有小字了,取而代之的是标注在底部特别凸显出来的一行大字: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驾驶仍需时刻保持专注。
同时,小米汽车还在回答网友问题时特别强调:“不要相信‘怎么开都撞不了’的夸大宣传,驾驶时仍需时刻保持专注。”
整体宣传风格相较以往,克制了不少。
说到底,消费者要的从来不是天花乱坠的承诺,而是一个可以安心托付的信任。如今小米顺势而为,主动调整了宣传策略。
与此同时,小米还有人事变动。
据媒体消息,近日,小米集团正式发布《组织调整及干部任命通知》,王化不再担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转任武汉区域总部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向武汉区域总部总经理王扉汇报。
同时,由小米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战略市场部副总经理徐洁云兼任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一职。
当日下午,王化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确认已正式到岗小米武汉总部,开启新岗位工作。对于轮岗一事,他表示,只是正常的轮岗,没有别的任何原因,切勿过度解读。
但市场普遍认为,他的转岗或许代表小米公关策略即将发生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王化于2015年加入小米,2020年12月,王化晋升为小米集团公关部副总经理,主持日常工作,向集团总裁王翔汇报。2021年5月,王化升任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
作为小米公关一号位,王化曾经多次在社交媒体帮助小米进行辟谣和回应等。
在汽车行业,公众期待的是更权威、更中立、更具公信力的声音。经历了一系列风波之后,小米可能正在重新思考自己与公众对话的方式,升级整个公关逻辑。
25日,小米汽车发文宣布,小米YU7、SU7、SU7 Ultra均迎来小米汽车OTA冬季大版本升级,具体版本为 Xiaomi HyperOS 1.11.0,目前已开始陆续推送。
此前,雷军发文称,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新版本——HAD增强版将在广州车展发布。
他还表示:“这个版本进步很大。”
据介绍,HAD增强版,引入了“强化学习”与“世界模型”,主要提高在纵向体验、横向体验提升和路况理解能力。
在喧嚣的舆论场之外,小米依然要有耐心深耕技术。而这,或许才是市场最需要的定心丸。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hk/2025-11-25/doc-infyrmit4745460.shtml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