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网》张伟报道,日前,AI独角兽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清智元”或“公司”)递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IPO)。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海清智元在中国多光谱AI行业中市占率排名第一,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全国第一,多光谱AI模组全国第三。
不过,海清智元曾连续两年亏损,直到2024年才实现盈利,同时还存在业务依赖大单品、存货猛增、产能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公司最终能否成功上市,还有待观察。
行业老兵持续创业
海清智元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多光谱AI企业。
多光谱AI是指将红外、近红外、紫外等波段成像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实现对目标材质、状态或环境信息精准感知与智能分析的技术体系。通过对不同光谱特征的联合学习、解译与决策,多光谱AI能够在单帧图像中获取比传统三基色(RGB)模型更丰富的光谱信息,从而提升视觉任务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海清智元的两位创始人周波和陈永刚在视觉处理行业深耕多年。
公开资料显示,周波1999年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后,曾在成都科力电子研究所担任视讯研发工程师。该单位主要生产安防产品。
2001年,成都科力电子研究所的创始人张少锋创办深圳图敏,周波、陈永刚等老员工相继加入。其中,周波担任产品经理,负责领导视讯产品的开发与管理;陈永刚担任研发经理,负责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发。
2005年,周波与陈永刚联手创业,创办深圳市黄河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主营网络视频监控、远程监控等业务。但该公司于2009年被加拿大一家公司收购。2012年,二人再次携手创立海清智元。
得益于创始团队丰富的从业经验,海清智元成立后获得了包括朗科投资、浙商创投、高新投集团、值得九号等机构的投资。本次IPO前,朗科投资、浙商创投、高新投集团、值得九号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59%、14.86%、4.54%、1.41%。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业绩未达标,周波和陈永刚还向部分投资机构转让了少量股份作为补偿。其中,周波的直接持股比例从7.21%减少到6.05%,陈永刚从4.24%减少到3.5%。本次IPO前,周波作为董事长合计控制了海清智元48.87%的股份。
应收账款与存货“双高”
《招股书》显示,海清智元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多光谱AI模组、多光谱AI感知终端、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及其他AI视觉模组。公司称已在中国多光谱AI行业构建了全链路技术架构,视其为重要竞争优势。然而,海清智元直到2024年才实现扭亏为盈。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清智元的收入分别为2.25亿元、1.17亿元和5.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93万元、-1841.3万元和4041.2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242万元,净利润1414.4万元,持续保持盈利。
2024年,海清智元经营业绩有所改善,但应收账款也进一步攀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合计为1.33亿元,其中超过30%的贸易应收款尚未结清。
与此同时,海清智元存货高达2.07亿元,且在制品占比较大,约1.82亿元,剩余为原材料和成品等。公司表示,为履行合同订单持续生产导致存货增长。
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高企占用了公司大量流动资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两项合计占流动资产的69.77%,较2024年末提升逾11个百分点。现金流方面,海清智元今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6358.9万元,同比增加318.76%,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485.1万元,现金流较为紧张。
直面头部企业的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IPO前海清智元共完成五轮融资,融资总额约2.6亿元。对于一家以研发驱动的机器视觉企业而言,此融资规模仍显不足。同时,与行业头部企业相比,海清智元的研发投入力度也较为有限。
以海康威视为例,2022年至2024年,其研发费用分别达到98.14亿元、113.93亿元和118.64亿元,研发费用率从11.8%提升至12.83%。同期,海清智元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976.5万元、1108.4万元和2515.1万元,研发费用率由8.79%下降至4.81%。
研发投入差距部分反映公司规模差异。2024年海康威视营收、净利润分别为924.96亿元和119.77亿元,而海清智元同期营收、净利润仅为5.23亿元和4041.2万元。
虽然2024年海清智元在多光谱AI行业市占率排名第一,但实际份额仅约3.5%。行业竞争激烈且相对分散,目前国内专注多光谱传感与AI算法的公司还包括睿创微纳、海康机器人(海康威视子公司)等。
据Wind数据,睿创微纳于2019年科创板上市,2024年营收43.16亿元,净利润5.69亿元。海康机器人正在冲刺创业板,2024年营收约59亿元,净利润逾4亿元。
可见,与睿创微纳、海康机器人及海康威视等行业巨头相比,海清智元在企业规模上仍有较大差距。
本次IPO募资,海清智元将主要用于加强研发、扩大产能、投资收购、加大业务扩张及补充运营资金。最终能否通过募投项目建设及后续发展缩小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差距,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思维财经出品)■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11-16/doc-infxpxvh1205407.shtml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