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
硅谷科技界蔓延已久的千问恐慌(Qwen Panic),现已烧到了华盛顿。
11月14日,阿里秘密启动千问项目,推出对标ChatGPT的同名AI助手。消息仅隔一天,《金融时报》即报道称,美国白宫宣称阿里巴巴协助军方针对美国行动并提供数据支持,危及美国安全。对此,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回应:完全歪曲事实,并强调正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人工智能领域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Qwen大模型已成全球排名第一开源大模型
据悉,阿里巴巴核心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希望借助Qwen的开源技术优势赢得竞争。
Qwen大模型的研发始于三年前,目前其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开源大模型。数据显示,最新发布的Qwen3-Max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国际竞争者,跻身全球前三。目前,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
Airbnb CEO布莱恩·切斯基曾公开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Qwen”,因其比OpenAI模型更快更好。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的大部分市场,并在持续扩大份额。阿里自研的模型Qwen正在成为硅谷的根基。
这是继年初公布3800亿元投入AI基础设施之后,阿里AI战略的又一重要布局。
此前,阿里重兵一直放在B端AI市场,通过阿里云向各行各业提供模型API服务。基于Qwen的优秀性能和国际影响力,阿里管理层认为启动千问C端之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已经抽调上百名工程师秘密办公。在阿里巴巴位于杭州的总部园区,已有两层办公楼被划为该项目的专属区域。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版千问App也在同步研发,将借助Qwen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直接争夺海外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DeepSeek、阿里Qwen3等中国模型备受追捧,引发了外界对美国竞争优势的担忧。Bloomberg社论指出,随着中国AI创业公司产品走向世界,“它们越受欢迎,就越有可能遭遇与TikTok类似的地缘政治抵制”。这一判断体现出美国舆论对中国背景AI工具的警惕心理。
分析称美国对中国云服务等担忧日益加剧
2025年6月,美国国会两党议员正式提出“无敌对AI法案”(No Adversarial AI Act),试图禁止联邦机构采购或使用中国开发的AI模型。提案发起人之一、众议员John Moolenaar直言:“美国必须划清界限:敌对的AI系统绝不能运行在我们政府内部”。
2025年11月12日,据《商业内幕》报道,谷歌公司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表示,他担心由于成本问题,大多数国家最终可能会使用中国的AI模型。施密特在周二播出的播客节目《Moonshots》中表示:“这会造成一种奇怪的结果:美国最顶尖的模型是闭源的,而中国最顶尖的模型是开源的。这里的地缘政治问题在于,开源是免费的,而闭源模型不是免费的。”

11月14日,阿里秘密启动千问项目,推出对标ChatGPT的同名AI助手。消息仅隔一天,《金融时报》即报道称,美国白宫宣称阿里巴巴协助军方针对美国行动并提供数据支持,危及美国安全。
对此,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回应,美方完全歪曲事实,并强调正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人工智能领域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有分析指出,此举被认为反映出美国对中国云服务、人工智能以及数据能力日益加剧的担忧。以阿里千问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开源模型,正因其能力与开源特性,对美国本土AI公司产生显著影响。
https://news.sina.com.cn/o/2025-11-15/doc-infxparq301798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