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奇艺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其营收为66.8亿元,同比下降8%;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为2.49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29亿元。
事实上,业绩下滑已经是种行业性趋势。
三季度,芒果超媒营收同比下滑6.58%至30.9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3.47%至2.52亿元。同期,腾讯视频会员数从去年三季度的1.16亿降至今年的1.14亿。
01
短期承压的业绩
整体来看,该季度爱奇艺实现营业收入66.8亿元,同比下降约8%,环比增长1%;按美国非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为1.482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798亿元。
从爱奇艺各大业务线看,其收入均出现了下滑。作为爱奇艺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会员服务收入今年三季度同比下降4%至42.1亿元,爱奇艺在财报中指出,“与去年同期相比,内容排期表较为单薄。”不过,爱奇艺Q3的会员收入相较于Q2的40.9亿元环比增长3%。
对于会员收入的趋势,爱奇艺高管在财报会上表示,“9月底以来,我们整体会员业务发展势头不错,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是持续推出优质的内容,第二是不断提升权益和服务,第三是优化市场和销售策略,包括爱奇艺拓展了联名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定向优惠等等。”
此外,爱奇艺广告与内容发行板块承压较明显,但会员服务环比增长了3%,形成了有效的业绩对冲。
三季度,爱奇艺广告收入同比下滑7.2%至12.4亿元。作为对比,B站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3%至25.7亿元,在该项营收上B站完全甩过了爱奇艺。B站还提到,双十一期间,该公司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客户数增长超过100%,为所有行业带来的新客率是 55%,钟表饰品、日用品、食品、美妆等行业的新客率超过60%以上。
背后是,爱奇艺的大金主快消等行业的投放继续收缩,且广告主们奔向了变现效率更高的短视频等渠道。
比如,伊利、蒙牛等头部乳企均在控制投放预算。“短视频与小红书是我们的投放重点,暂不考虑长视频,因为变现效果不可控。”有头部茶饮品牌高管表示。
客观上,从变现效果上,广告主们确实有更好选择。以古驰品牌为例,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5月,品牌在抖音、微信等内容平台增加营销投放,硬广曝光量环比增加70%以上,同时,品牌私域流量获得了环比超70%的增长。
相比之下,B站就靠着独特社区氛围杀出一条血路。第三季度,该平台前五大的广告主客户分别为游戏、网服、数码家电、电商和汽车。显得比爱奇艺们多元化。B站提到,广告主于该平台投放更容易获得新客,新客和老客复购的概率变大,进而短线转化和长线沉淀的双目标。这都是爱奇艺们暂时难以触达的目标。
当然,爱奇艺也在迭代。该公司提到,头部剧综带动品牌广告收入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其中,定向内容投放的广告产品继续受广告主认可,在当季品牌广告收入中的贡献占比超60%。
可从广告总收入下滑来看,爱奇艺的方案还是不够吸引人,或者说剧集还不够头部。如何保障超头部作品周期性产出,可能才是爱奇艺现有商业模式下的核心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行业下行中,爱奇艺们并非不够努力。
在剧集方面,爱奇艺云合总市占率保持第一。暑期档《朝雪录》《生万物》内容热度值均破万,《不眠日》内容热度峰值超8800。其中,由杨幂、欧豪领衔主演的《生万物》在2025年单日云合热播榜市占率第一,并创下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集均收视新高。
芒果超媒在综艺市场的表现依旧不错,《密室大逃脱第七季》《披荆斩棘 2025》《我家那闺女 2025》《花儿与少年·同心季》均很有热度。
02
长视频的困境
近年来,短视频与微短剧崛起,迅速抢夺了用户的注意力。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40亿,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虽然长视频用户规模达7.52亿,创2018年以来新高,但在月活用户的争夺中,长视频市场呈现疲软态势。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红果短剧6月月活跃用户达2.1亿,同比增长179%,首次超过长视频平台优酷2亿的月活量。“长剧冷、短剧热”,成为当下文化消费市场的真实写照。
用户活跃度的下降,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长视频平台的内容吸引力下降。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全网正片总播放量达284亿,同比去年320亿下降11.3%;集均播放整体缩水,今年暑期档剧集只有一部电视剧集均播放量过5000万,而去年同期为3部。
在盈利需求压力下,平台为了挖掘存量用户的价值,采取了提升会员费、增加广告、设计更复杂的付费模式等短期选择。
另外,长视频内容成本也居高不下,高制作成本与不确定的回报率也成为了平台沉重的财务负担。面对增长压力,平台策略进一步趋向保守,资源越来越向头部项目倾斜,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中腰部公司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行业创新活力受到抑制。
03
寻找新机会
虽然业绩还在下滑,爱奇艺也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从内容、技术、业务等多个维度尝试进行调整与转型。
爱奇艺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三季度,其海外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总收入同环比增幅创近两年新高。爱奇艺国际版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会员收入同比增长超40%。其中,泰国是最成功的市场,未来计划增加原创泰剧、马来剧和印尼剧的制作。
对于爱奇艺在海外市场的情况,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表示,尽管拓展海外有助于爱奇艺获取增量用户、提升用户规模上限,但全球人口总量毕竟有限,而且,海外运营成本高,内容适配仍需投入,因此其成长空间并非无限。此外,长视频平台目前仍主要依赖会员收入和广告变现,这一商业模式的天花板并未被实质性突破,盈利难题依然待解。他进一步指出,奈飞(Netflix)的全球扩张经验已经证明,仅凭开拓新市场并不能形成可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
爱奇艺电影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表示,在海外市场,华语内容仍是爱奇艺海外内容基本盘,它带动了一定的用户和会员数增长。他也观察到,泰剧成为陆剧、华语剧后第二个具有国际市场传播力的内容品类,未来将增加自制泰剧、马来剧和印尼剧的数量。据财报电话会披露数据,爱奇艺巴西、西班牙语区、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会员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一倍,本季度平均每日订阅用户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在内容层面,长视频平台开始采取精品化策略。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在今年八月份曾表示,未来将聚焦打造兼具商业性和艺术价值的头部精品内容,同时精简内容集数,提供更紧凑、更精彩的观看体验,以提升用户活跃度。而另外,据腾讯视频内部文件显示,公司将减少版权剧,未来只做“A+、S+、S”级头部大项目,提高投入产出比。这种提质减量的策略,旨在通过聚焦头部精品内容,以少数爆款内容维持用户黏性和平台热度。
另外,长视频平台纷纷加入微短剧战场,试图“打不过就加入”。爱奇艺在2024年9月正式推出“微剧场”和“短剧场”,并将70%以上的收入分给内容出品方,以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发展。截至第二季度,爱奇艺已构建了规模化的内容库,竖屏微短剧储备量已达1.5万部。腾讯视频也在向微短剧“狂飙”,年初将长剧预算中10%-20%的低效部分转移至横屏短剧开发,将“十分剧场”焕新为“十分短剧”,并全面升级横竖屏短剧的合作策略。
此外,在内容赛道保持头部竞争力的同时,爱奇艺积极抓住AI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机遇。过去三年,AI技术已深度融入爱奇艺的业务运营中,包括提升运营效率、增强货币化能力、赋能专业内容制作和创新用户体验。
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表示,在AI变革下,预估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未来将发生巨大变化,爱奇艺将投入最大的力量去用AI做创新、做改变。
回到当下,政策亦正带来一些利好。
此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其中包括“取消40集上限”“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抓好纪录片精品制作”“大力支持精品优秀动画片”等21条改革措施,被称为“广电21条”。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随着“广电21条”出台了两个多月,已经有了一些积极的进展。“包括广电总局和省局对于重点项目也实施了同步的审查,试运行了系列剧、季播剧、单元剧、情景喜剧等类型的剧目,边审边播的机制,以及其他优化协审的机制等。”他说。
王晓晖还表示,在新政策环境下,爱奇艺正积极创新内容制作和播出模式。“新政对整体影视行业的利好信号是清晰的。爱奇艺已经有部分的项目了,也受益于政府的支持,更快速地达到了备播状态。随着项目制作有序推进,我们也会逐步看到政策带来的规模化成果。”他进一步解释。
招银国际研报指出,展望2025年4季度,得益于更优质的内容储备及政策支持,会员业务有望复苏,公司在微剧、海外业务等新业务的布局也逐步展现回报。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5-11-23/doc-infykxcv6561517.shtml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