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健康产业持续走强,多只牛股崭露头角。
本周,A股继续高位震荡。上证指数在创出10年新高后回撤整固,4000点得而复失。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等主要股指均小幅下跌。日成交额在2万亿元上下波动,全周合计成交10.22万亿元。
今年累计融资净买入6340亿元
融资客延续加仓趋势,本周融资净买入逾126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6340亿元,距2014年创下的历史最高年度净买入仅差不到400亿元。电力设备行业获得逾53亿元净买入,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行业均获超30亿元净买入,电子行业与医药生物行业获得超10亿元净买入。计算机行业被净卖出逾28亿元,汽车行业净卖出逾17亿元,非银金融、国防军工等行业亦净卖出超亿元。
Wind数据显示,本周医药生物行业获得逾3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基础化工行业获得逾243亿元净流入。食品饮料、房地产、电力设备、商贸零售等行业均获得超百亿元净流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农林牧渔、纺织服饰等行业也均获超60亿元净流入。电子行业则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161亿元,计算机行业净流出逾89亿元,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逾44亿元,通信行业净流出逾26亿元。
银行板块频创历史新高
市场热点方面,银行股近期连续走强,板块指数频创新高。从年线来看,银行股连续3年上涨,累计涨幅达94%,远超同期上证指数29%的涨幅,也超过北证50、创业板指、科创50同期的60%、33%、42%的涨幅。
农业银行跑出加速度,连续4年上涨,涨幅逐年扩大:2022年涨8.82%,2023年涨42.79%,2024年涨60.88%,今年以来涨66.67%。4年累计涨幅高达317%。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同期分别大涨141%、122%、175%。

银河证券指出,政策引导银行信贷结构优化、呵护息差,资本市场回暖带来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空间。同时,“十五五”规划建议推动银行业长期转型,关注政策成效释放、行业变革进展及基本面修复机遇。银行中期分红力度不减,红利价值持续凸显。结合多维增量资金加速银行估值重塑,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大健康产业牛股辈出
大健康产业近来也持续走强。医药商业、生物疫苗板块指数连续6日上涨,民营医院日线连续5日上涨,周线连收7阳。免疫治疗、创新药、减肥药板块全周保持上涨态势。
大健康产业强势牛股频现:合富中国(603122)14个交易日12次涨停,累计飙升逾265%;人民同泰(600829)连续5日涨停;金迪克5日3板;盘龙药业、众生药业均3日2板,特一药业4日2板。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
据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预计,2025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17.4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29.1万亿元。
中信证券认为,医疗健康产业的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但行业分化将更加明显。拥抱创新驱动、国际化、自主可控及院外营销模式改革将是更具确定性的布局方向。
展望后市,渤海证券指出,在政策强调“着力增强资本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及“健全投资与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的基调下,市场整体估值预计将进入稳态,结构性行情或将成为市场主要特征。可关注“人工智能+”行动全面实施、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及算力网建设带来的TMT板块投资机会,以及年末偏股型基金持仓配置向业绩基准回归背景下煤炭、银行的配置机会。
太平洋证券预计,创业板支撑位在3070点附近,上证指数支撑位在3920点附近,支撑不破持续看多。后续科技股整体表现将趋于分化,无业绩支撑、仅靠叙事上涨的科技股将大幅回调,而有业绩支撑的板块,如存储等,仍具上行动力。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marketresearch/2025-11-15/doc-infxparv1642539.shtml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