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4日16时40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17时21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图源:央视新闻
据此前报道,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是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的。由此,我国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换船”返航。根据计划安排,后续将择机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
那么,此次“换船”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央视新闻直播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的高级工程师周亚强对此进行了回答。
图源:央视新闻
周亚强表示:“这次神舟二十号飞船疑似遭受空间微小碎片撞击后,我们决定让神舟二十号乘组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基于上述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状态与神舟二十号飞船一致,且神舟二十号乘组曾针对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进行过训练,较为熟悉,而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仪表做了优化改进;二是神舟二十号乘组已经完成既定的在轨任务,我们希望乘组能尽快返回地球。总之,(选择换船)是为了确保这次返回任务万无一失,保障航天员绝对安全。”
随后,周亚强解释了神舟二十号玻璃舷窗发现细微裂纹的过程:“飞船在空间站停靠期间,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安全检测流程,包括定期巡检和返航前专项检查。这次是在返航前航天员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的裂纹,这实际上消除了航天员返回的重大风险。”
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李广苏也表示,航天员返回前会严格按照流程对飞船返回舱、轨道舱以及重要物品,例如服装、座椅和舷窗等进行重点检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金玮玮介绍:“事件发生后,我们立即启动了分析和研判。通过航天员和机械臂,从飞船内外多个角度拍摄照片传回地面。地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研判和分析,同时邀请研制单位针对设计开展仿真,并集中多家单位开展‘背对背’仿真实验,综合评判飞船的安全性。”
图源:央视新闻
14日傍晚6时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教授闻新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中国首次“换船”返航。之所以“换船”,是因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遭遇了太空碎片。过去太空碎片撞击飞船并非常态,但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越来越多卫星进入低轨道,空间碎片数量可能日益增多,对空间站运行构成一定威胁。
闻新教授进一步解释,一般太空碎片按大小划分为:10厘米以上、1至10厘米以及成千上万甚至亿级别的小沙粒型碎片。10厘米以上的碎片会被记录,小沙粒型碎片因尺寸太小一般危害有限,而1至10厘米碎片因未被记录,威胁较大。这次神舟二十号遭遇的碎片很可能属于这一类。载人飞船遭遇碎片撞击后维修难度大且耗时。神舟二十二号将发射对接空间站,如果神舟二十号飞船无法及时修复,仍可在返回着陆场后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碎片划伤,研究未来防御太空碎片的技术。
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图源:央视新闻)
据了解,航天员“换船”在国外也有类似案例。
2022年9月21日,俄罗斯“联盟MS-22”号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三名宇航员原计划于次年春季返回地球,但因2023年12月15日“联盟 MS-22”飞船发生冷却液泄漏事故,宇航员被迫延长在轨时间至2023年9月27日,最终搭乘“联盟 MS-23”号飞船返航。
2024年6月5日,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乘坐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飞赴国际空间站,执行该飞船首次载人试飞任务。该飞船原定于2024年6月14日返航,但应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推迟返航。2025年3月18日,两名宇航员乘坐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启程返回地球。
https://news.sina.com.cn/c/2025-11-15/doc-infxktkn8964416.shtml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