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安街知事报道,英国《金融时报》星期五引述一份美国白宫备忘录,报道华盛顿指责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为中国军方针对美国境内目标的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但是,这份报道并未具体说明涉及哪些能力或行动,也没有透露美国是否正寻求以任何方式做出回应。
报道发布后,阿里巴巴美股大跌,盘中一度上涨1.5%,最终收盘跌幅达到3.78%。
对此,阿里巴巴方面强硬回应称:“有关内容的断言和影射完全不实。我们质疑匿名泄露者的动机,《金融时报》也承认无法核实泄密内容。这显然是一场恶意公关行动,幕后黑手意图破坏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与中国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也驳斥了报道内容,并表示中国依法反对并打击一切形式的网络攻击。
白宫此举,有两个背景值得关注。
其一,是周四彭博社的报道。彭博社指出,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基于Qwen最强模型打造一款同名个人AI助手——千问APP,全面对标ChatGPT。这是阿里巴巴追赶竞争对手、最终实现从个人用户盈利的关键一步。

千问在HuggingFace全球模型榜单前十中占据七席。
其二,是目前硅谷弥漫的一种情绪。海外社交媒体上,“千问恐慌”(QwenPanic)已成为流行词。含义是:阿里巴巴千问大模型作为开源模型,具有成本优势并能获得更多客户,而相比之下,美国采用闭源路线可能面临困境,且大力发展AI背后的负债隐忧逐渐浮现。这种情绪与年初deepseek引发的担忧一脉相承,其立论基础是以千问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扩大。
自2023年阿里开源通义千问大模型以来,千问Qwen全球下载量已超过6亿次,衍生模型超过17万个,均超过美国Meta的Llama系列,稳居全球第一开源模型地位。阿里千问Qwen在全球AI开源社区收获广泛好评,包括黄仁勋、马斯克、李飞飞、Airbnb CEO等众多AI界知名人物均为千问点赞。苹果、DeepSeek、亚马逊等知名科技企业也采用了Qwen模型或基于Qwen进行技术探索。

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黄仁勋在2025 GTC大会主旨演讲中表示,自2025年以来,来自中国的阿里通义千问Qwen已占据开源模型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且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中。
本周二,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一档播客中坦言,当前全球AI格局存在“奇怪的悖论”:美国最大的AI模型采用闭源且收费模式,而中国最大的AI模型则开源且免费。他预测,在成本压力和技术可行性的双重影响下,全球多数国家最终可能转向使用中国AI技术。

美国在大力发展AI进程中,负债的可持续性一直备受质疑。今年以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债务发行规模已超2000亿美元。高盛此前估计,Meta、Alphabet、Oracle等公司在今年已发行约1800亿美元巨额债券。而Meta周四公告将再次发行300亿美元公司债。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相关债券发行量占美国企业债务净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事实上,本周以来,包括Coreweave、Nebius等美国AI基础设施股票已出现明显大幅回落。AI路线之争叠加市场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所谓的“千问恐慌”(QwenPanic)。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原文标题:《白宫深夜盯上阿里巴巴?一切或源于“千问恐慌”(QwenPanic)》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用户应自行判定本文观点是否符合其具体情况,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marketresearch/2025-11-16/doc-infxqqsy0882869.shtml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