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易烊千玺凭借《小小的我》中刘春和一角荣获最佳男主角奖。
从《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奇迹·笨小孩》到此次的《小小的我》,易烊千玺四次提名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终于在24岁时获得殊荣。
易烊千玺表示:“我先谢谢我的剧组主创们,我以前采访说过,我们是家庭式的剧组,我们一次次跨过了很多难关。他们对我的保护,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塑造出了春和这样的形象。”他回忆起自己12岁被选中出道,到今年正好12年,“一直在高关注度和高压下工作生活,我很荣幸能够接触演员这个行业。未来道阻且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作品,赢得观众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易烊千玺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图据视觉中国
回顾易烊千玺获奖之作《小小的我》,该片自东京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并获得观众选择奖以来,便受到极大关注。上映后好评如潮,票房持续攀升,许多观众和媒体纷纷猜测易烊千玺或将凭借刘春和一角再度提名金鸡奖甚至获奖。
如今,猜想成真,易烊千玺实至名归。
壹
若将电影的前期筹备、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比作太阳系,那么易烊千玺便是《小小的我》中的太阳——独一无二,牵引着所有创作、情节、演员及表达围绕其运转的恒星。
本片讲述的是脑瘫患者刘春和20岁的生活。正如片中所言,“脑瘫是医学史上最古老的未解之谜”,这是一种疾病,而非一个人的全部。刘春和既不得不正视疾病,却又不认命,他成为影片成立乃至超越的唯一支柱。
演得过火,会将脑瘫表现为一种“奇观”,冒犯脑瘫患者和观众
演得不过火,同样让人不适,有消费脑瘫患者和苦难换取票房的嫌疑;演得缓慢,也不可接受,因为影片需要快速与观众建立信任,最好在第一个镜头就明确这就是被脑瘫困住了身躯和时间的刘春和。
电影宣传海报
易烊千玺的表演真实自然、拿捏得当,迅速精准地呈现了脑瘫患者的形象,无数人感动不已。正如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所言:“能演绎到那种程度,真是演员的无上荣光,我见证了他惊人的才华。”
日本导演岩井俊二谈易烊千玺
电影开篇,镜头特写一双腿,蹒跚扭曲地攀登阶梯,天台围墙上写遗嘱的手臂如盘虬卧龙弯曲变形,随后出现一张朴素而压抑的脸。从此刻起,确认这就是刘春和,不再是荧光灯下熠熠生辉的易烊千玺。
电影开篇,特写一双腿
随着信任感的建立,刘春和的表情、吐字、咀嚼、行路姿态以及心理活动,皆如精确程序般无一遗漏地刻画出脑瘫患者的真实状态。
刘春和获得了观众的认同与理解,这意味着影片成功了一半。另一半的成功则取决于影片采用何种视角去叙述这样的生活。
一张朴素又压抑的脸
影片采用了心理需求视角,几乎完整呈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生理需要
刘春和在衣食住行方面表现出自理能力:会换衣服、使用洗衣机;用特制筷子吃饭,易呛食,喝水需用吸管;无忌口甚至能喝酒醉;起居需要辅助如绳套;出行时慢过斑马线,能乘公交给人让座,最终考取驾照。
易烊千玺用特制筷子吃饭
第二层:安全需求
刘春和需要职业和经济自主,以及生活秩序的稳定,因此努力读书学习,满墙的书籍尽皆涉猎,高考成绩超过本科一批线80多分。他渴望成为教师,遂报考师范大学,尝试在教培机构应聘讲师,甚至求职咖啡馆攒学费。
电影中人物的学习画面
第三层:归属与爱的需要
外婆(林晓杰 饰)宠爱并信任他,他亦然;母亲(蒋勤勤 饰)虽时常和他“相爱相杀”,但他能体谅母亲的不易,也接受母亲生二胎的现实。尤其是对青春女孩雅雅(周雨彤 饰),他陷入爱河,产生春梦和性意识的觉醒,写诗、渴望牵手,尽管最终“失恋”。
宣传海报
第四层:尊重需要
刘春和通过学习、出行、让座、求职、试讲、写投诉信、工作、打鼓、春梦、示爱、写诗、考驾照、抗争、吵架,乃至因绝望尝试窒息自救,积极赢得自尊及他人的尊重。
他虽然摆脱不了疾病,却有权利不被疾病定义自己的人生。
剧中的易烊千玺有权利不以病来定义自己的人生
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某种程度上,赢得“尊重”即实现刘春和内心的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虽其姿态谦低——只需承认他是一名普通20岁的成年男性,他便满足。
电影中的易烊千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这五层需求是每个普通人必然拥有的。刘春和也不例外。脑瘫只是附加因素,不能作为裁判其本质的标准。
影片以朴实的手法娓娓道来,没有奇观化消费,也没有外人俯瞰式的怜悯,更非仰视式的鸡汤英雄塑造。影片只是平视一个有病有残、却也拥有恒星般光芒、有爱有欲、渴望实现价值的普通人。
贰
回望易烊千玺的演艺历程:
《少年的你》中寻求救赎与爱的街头混混小北,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演员形象。
《长津湖》中在战争与死亡烈火中涅槃重生的伍万里,展现了他能扛能打的实力派演技。
《奇迹·笨小孩》里,他饰演坚韧不拔的创业青年景浩,是小北和韦一航的延续,同时增添了更多社会属性。
易烊千玺在《奇迹·笨小孩》里饰演坚韧不拔的创业青年景浩
在《满江红》中,不苟言笑、心狠手辣的武将孙均,是伍万里的延展,且增添了内省与权谋的成人意味。
在《满江红》中不苟言笑、心狠手辣的武将孙均
此时的易烊千玺需要第三个角色,让自己继“见自己”“见天地”后,能“见众生”——于是,《小小的我》应运而生。
耀眼如星的演员与社会暗影处的脑瘫患者,二者之间建立简单等式极为危险。
一方面,易烊千玺容易被指责为利用特殊群体贩卖苦难,赚取评审眼泪;另一方面,此类剧情与艺术片制作小,票房难以期待;再者,表演难度极高,处理不当即遭冷嘲热讽。
当然,演员选择角色动机复杂,但就《小小的我》而言,我坚信某些瞬间,易烊千玺就是刘春和——一个被忽视、被漠视、被社会期望、荧光灯和资本“圈养”的孤独灵魂。
他将刘春和的故事搬上荧幕,让“没有同类”的绝望人群得到大众的关注和理解。
片中一幕,刘春和母亲瞒着他生二胎。当他在医院逗妹妹时,被母亲喊“不要动她”并推开,令他倍感失落。回忆与母亲争吵,他倾诉多年的怨恨与苦楚。
他扭曲脑袋,手臂不受控晃动,每句话似在经历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面容狰狞,青筋暴起,语调中夹杂抽噎,眼中闪烁不甘与泪光。他说自己被期望是动物园里的大猩猩,一旦走出,人人躲避、害怕、嘲笑,而他的母亲“才是真正厌恶和看不起他的人。”
刘春和扭曲着脑袋,手臂不受控地晃动
随后,国产影片中极为罕见的“精神弑母”场面展开,刘春和直言自己“多余的人”,母亲却装作特别在乎他。他直指母亲恶心、虚伪。
这一段从台词、肢体到神情、眼神,完美刻画出一个人的颤栗、惊慌、悲愤、痛苦以及多年来紧绷情绪即将崩溃的绝望感。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一个完整、充满生命力且精神健全的人,而非单纯的病人。
此刻的易烊千玺通过极致真实还原了这一切。
刘春和直指母亲恶心、虚伪
《小小的我》之后,易烊千玺似乎已“通关”,似乎没有什么角色是他不可挑战的。
在金鸡奖颁奖舞台上,易烊千玺发表获奖感言时,特别推荐了他主演的曾获戛纳主竞赛单元特别奖的新片《狂野时代》。他说,毕赣导演拍了部很美的电影。易烊千玺在该片中一人分饰五角,每一个都是“毁容级”的表演。下周,走进影院的观众必将领略这位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的魅力。
易烊千玺的未来不可限量
他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变化,惊人的是,易烊千玺尚未满25岁。这位影帝的未来,实在不可限量。
撰文 李瑞峰 编辑 袁诗葭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