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轴数控:航空航天市占率11.6%但业务结构单一
聚焦五轴数控:航空航天市占率11.6%但业务结构单一
拓璞数控是中国高端智能製造装备供应商,专注于五轴数控机床研发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关键零部件加工。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公司2024年在中国航空航天五轴数控机床市场以11.6%的份额排名第一,整体五轴市场排名第五(国内第三,份额4.3%)。
商业模式以”研发驱动+定制生产”为主,2025年上半年96.4%收入通过招标获取,客户集中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大型制造企业。但业务结构高度依赖航空航天领域,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达94.0%,紧凑型通用市场机床占比仅1.6%,新推出的大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机床贡献4.3%,业务多元化进展缓慢。
营收三年复合增97.9% 2025上半年突破4.4亿
公司近年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2财年的1.36亿元增至2024财年的5.3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97.9%;2025年上半年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41.2%。但招股书提示,受收入确认季节性影响,预计下半年收入将低于上半年,全年增长持续性存疑。
| 期间 | 收入(人民币千元) | 同比增长 |
|---|---|---|
| 2022财年 | 135,769 | – |
| 2023财年 | 334,630 | 146.5% |
| 2024财年 | 531,556 | 58.9% |
| 2024年首六个月 | 314,838 | – |
| 2025年首六个月 | 444,701 | 41.2% |
净利润从亏1.97亿到半年赚0.94亿 全年盈利存疑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净利润实现”V型反转”:2022财年净亏损1.97亿元,2023年收窄至0.62亿元,2024年扭亏为盈至0.69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0.94亿元,同比激增269.9%。但招股书明确提示,因收入季节性波动及研发投入,2025年下半年净利润可能显著下降,全年盈利水平或不及上半年。
| 期间 | 净利润(人民币千元) | 同比变化 |
|---|---|---|
| 2022财年 | (197,314) | – |
| 2023财年 | (62,340) | 68.4% |
| 2024财年 | 6,886 | 111.0% |
| 2024年首六个月 | 25,443 | – |
| 2025年首六个月 | 94,154 | 269.9% |
毛利率从-18.3%升至42.9% 存货减值风险持续
公司毛利率表现亮眼,三年间从2022财年的-18.3%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2.9%,累计提升61.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及产品结构优化。但定制化生产模式下,存货减值问题始终存在:2022-2024财年及2025年上半年,存货减值损失分别达4620万元、653万元、529万元和539万元,存货周转天数虽从916天降至280天,但库存管理压力仍存。
| 期间 | 毛利率 | 同比变化(百分点) |
|---|---|---|
| 2022财年 | -18.3% | – |
| 2023财年 | 34.6% | +52.9 |
| 2024财年 | 37.6% | +3.0 |
| 2025年首六个月 | 42.9% | +2.8 |
净利率两年提升19.9个百分点 政府补助占比高
伴随毛利率改善,净利率同步提升:2024财年净利率仅1.3%(6886万元/5.32亿元),2025年上半年升至21.2%(94154万元/4.45亿元),两年提升19.9个百分点。但盈利质量存隐忧,2022-2024财年累计获得政府补助0.51亿元,占同期净利润(若剔除亏损年度)的74.1%;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仅79.5万元,同比大降96.9%,政策补贴退坡或影响盈利稳定性。
航空航天业务占比94% 通用市场拓展停滞
公司收入结构呈现”一业独大”特征:2025年上半年航空航天智能製造装备收入4.18亿元,占比94.0%;2022-2024财年该业务占比均超94%。紧凑型通用市场五轴机床自2023年推出以来,收入占比仅从1.0%提升至1.6%;新增的大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机床业务贡献4.3%,但规模较小,业务多元化进程缓慢,抗风险能力薄弱。
| 产品类别 | 2025年首六个月收入(人民币千元) | 占比 | 2024财年收入(人民币千元) | 占比 |
|---|---|---|---|---|
| 航空航天智能製造装备 | 418,225 | 94.0% | 503,434 | 94.7% |
| 紧凑型通用市场五轴機床 | 7,185 | 1.6% | 23,839 | 4.5% |
| 大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五轴機床 | 19,019 | 4.3% | – | – |
| 维修及维护服务 | 272 | 0.1% | 4,283 | 0.8% |
前五大客户贡献92.4%收入 第一大客户依赖度62.5%
客户集中度风险尤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92.4%,其中第一大客户(客户H,上市公司)贡献2.78亿元收入,占比62.5%。2022-2024财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8.3%、92.7%、79.5%,虽曾短暂下降,但2025年上半年再度攀升。大客户采购周期普遍超3年,若核心客户订单波动或延迟付款,将直接导致业绩大幅波动。
| 期间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 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 |
|---|---|---|
| 2022财年 | 98.3% | 50.5% |
| 2023财年 | 92.7% | 58.4% |
| 2024财年 | 79.5% | 24.4% |
| 2025年首六个月 | 92.4% | 62.5% |
关键部件进口占比超40% 供应链安全存隐忧
供应商集中度相对适中,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约35%,但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数控系统、精密主轴等进口部件占比超40%,主要来自上海安驭机电(采购占比14.6%)等供应商。地缘政治冲突或贸易摩擦可能导致断供风险,尽管公司推进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但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进口,供应链稳定性存疑。
关联销售占比19.1% 定价公允性待考
关联交易规模较大,2025年上半年通过联营公司成都辰飞(实控人王宇晗持股14.5%)实现收入0.85亿元,占营收19.1%;2023-2024财年关联销售额分别为1.30亿元、1.28亿元。同期来自成都辰飞的合约负债从1.69亿元骤降至0.20亿元,关联交易可持续性存疑,定价公允性缺乏独立第三方评估,存在利益输送风险。
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短期偿债覆盖率仅5.7%
盈利增长未转化为现金流改善:2022-2024财年及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860万元、-2.58亿元、-5390万元、-6680万元,持续净流出。负债端压力陡增,计息银行借款从2023年的4.01亿元飙升至2025年6月的25.11亿元,增幅526%;短期借款19.42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仅1.11亿元,短期偿债覆盖率(现金/短期借款)仅5.7%,流动性风险高企。
| 指标 | 2023年末 | 2024年末 | 2025年6月 |
|---|---|---|---|
| 计息银行借款(亿元) | 4.01 | 18.24 | 25.11 |
| 现金及等价物(亿元) | 1.48 | 1.34 | 1.11 |
| 短期偿债覆盖率 | 36.9% | 7.3% | 5.7% |
实控人持股38.7% 权力集中风险显现
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实控人王宇晗通过直接及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控制38.7%投票权,同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权力高度集中。王宇晗为21.31亿元银行借款提供全额个人担保,若公司偿债能力恶化,可能导致股权质押或控制权变更风险。此外,核心管理层薪酬差距显著,董事长年薪187万元,为技术总监(89万元)的2.1倍,普通员工的20倍,激励机制平衡性待考。
六大风险交织:技术迭代、政策依赖与实控人风险并存
拓璞数控面临多重风险交织:一是技术迭代风险,六轴机床已出现,可能对五轴产品形成替代;二是政策依赖风险,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重曾超70%,补贴退坡影响盈利;三是实控人风险,股权集中与关联交易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四是存货减值风险,存货账面价值3.03亿元,拨备率从24.3%降至13.5%,存在利润调节嫌疑;五是客户依赖风险,单一客户占比超60%,订单波动影响重大;六是债务风险,短期偿债能力严重不足,354%的借款激增或引发流动性危机。
高增长难掩结构性风险 投资者需审慎评估
拓璞数控凭借航空航天五轴机床国产化红利实现业绩高增长,毛利率、净利润等指标显著改善,但客户集中、业务单一、现金流恶化、债务高企等结构性风险突出。投资者应重点关注2025年全年净利润能否保持、通用市场拓展进展、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及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在风险未明确缓释前,需警惕高增长表象下的潜在危机,审慎评估投资价值。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aigc/ggxg/zgs/2025-11-27/doc-infyuwan0384135.shtml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