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总裁方飞)
华夏时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近年来,AI技术持续下探让手机厂商在2000元—3000元价位段的中端机战场激烈厮杀。11月24日,荣耀500系列对外亮相,起售价2699元,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总裁方飞当天还表示,“荣耀500系列不止听劝,还要动真格。”
伴随着手机进入存量竞争的红海市场,荣耀也已从华为单飞五周年。无论是产业市场,还是资本市场,AI以及它带来的庞大生态,正成为荣耀眼下的最大关键词。
手机市场“动真格”
500系列已经是荣耀今年发布的第二个数字系列手机。
据荣耀方面介绍,荣耀500系列包括标准版与Pro版两个版本,分别搭载骁龙8s Gen4芯片和骁龙8至尊芯片以及MagicOS 10操作系统,起售价分别为2699元和3599元。影像也依然是这款手机的关键赛点,据悉其全系配备了档位最大1/1.4英寸大底传感器及1200万超广角镜头。
需要提及的是,荣耀今年5月刚对外发布了上一代数字系列手机,即荣耀400系列,同样分为标准版和Pro版两个版本,分别搭载高通骁龙芯片7Gen4和骁龙8Gen3芯片,国补后起售价分别为2124.15元和2899元。11月24日晚间,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透露,“听劝”的荣耀400系列实现全球发货量突破600万台。
手机在荣耀生态中一直占据最大份额。自今年1月换帅后,除了两款主打中端市场的数字系列手机,荣耀今年在国内市场还相继发布了国补后起售价约为1700元的Power系列手机,以及国补后起售价在3000元以上的电竞手机荣耀GT Pro,在高端市场,它还先后发布了起售价8899元的折叠屏MagicV5,以及起售价4499元的Magic8系列旗舰机。
其中,据《华夏时报》记者观察,在今年10月对外发布Magic8系列年度旗舰机时,同处安卓阵营的小米成为荣耀叫板的重点,荣耀CEO李健从屏幕、性能、影像、OS和其他等五个维度,分别将荣耀Magic8和小米17 Pro、Magic8 Pro和小米17 Pro Max进行了全方位对比。他当天在谈及旗舰机“超大杯”的堆料竞争时还表示,“我拿一个极大的杯子,里面只装一点点咖啡,那名字再好,东西不咋地,这不叫大杯。核心问题在于,我们要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在大方“堆料”和充满战斗精神背后,荣耀今年面临的课题之一是打造自己的爆款手机。
据Counterpoint数据,今年10月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8%,其中9月发布新机的苹果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同比上涨37%;小米以17%的份额位居第二,同比增长7%;vivo排名第三,16%的份额同比增长4%;荣耀当期市场份额为12%,排名第六,比华为和OPPO少了1个百分点。
作为对比,2022年Q2荣耀曾以19%的份额登顶国内智能机市场,2024年Q1荣耀再度以17.1%的份额排名第一。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荣耀可以说是二次创业,“大家瞄准的是一个市场,对手都在推陈出新,如何跟上、如何竞争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荣耀在国内市场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单飞五年AI探路
在手机市场激烈拼杀的荣耀,已从华为单飞五年。
公开资料显示,荣耀2020年11月从华为单飞,2023年11月荣耀宣布将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吸引多元化资本加入,并计划通过首发上市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2024年12月,荣耀完成改制,并正式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目前荣耀有23名股东,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京东方、深圳国资、第三方私募等等。
11月17日,李健也在社交平台发文祝贺新荣耀五岁,并称荣耀将保持初创的活力和少年的冲劲,探索科技前沿,用创新回应每一份期待。
事实上,自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后,以AI为代表的创新已经成为每家手机厂商近年来的标配动作。其中荣耀看起来步伐最大。
今年3月,李健对外发布阿尔法战略,宣布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AI终端生态公司全面转型,并承诺未来五年将为此投入100亿美元。今年5月,荣耀还宣布闯入机器人赛道。李健当时表示,“任何公司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增长曲线,荣耀作为AI终端生态公司,也将会打造第二、第三乃至更多增长曲线,机器人是其中一个尝试。”
今年10月荣耀方面还提前剧透,其机器人手机将在2026年3月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正式亮相,李健当时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AI赛道荣耀已专门拉出一个2600人的团队。同在今年10月,荣耀董事长吴晖还对外宣布,当前荣耀已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用于AI研发。
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荣耀押注AI一方面源于历史原因,单飞前它在华为体系内就是以AI为主要研发方向,特别是Magic系列,此外荣耀要跟其他手机厂商,特别是和同属安卓阵营的OPPO、vivo、小米做一定区隔,AI也是它现在可以发力的关键点。
付亮在跟记者交流时也认为,目前包括苹果在内的手机厂商们,大的战略方向都相对一致,那就是手机不可能给自己带来足够多的回报了,一定要向外延伸,“在AI的加持下,都是先从手机转向带屏幕的平板、电视、电脑等产品,再放射性地向搭载AI技术的汽车、眼镜等智能终端延伸,只不过选择的突破口不同。”
单飞五年后,伴随着所有终端厂商都投身AI大潮,AI能否让荣耀再度“荣耀”?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wbstock/2025-11-25/doc-infyrezy4088964.shtml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