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20:24:58
文 | 螳螂观察
作者 | 史浩
人生如牌局,上市如赌桌。
货拉拉第六次将招股书推上港交所的牌桌,周胜馥又带着650亿元估值、上半年净利润2.45亿美元的筹码,来到港股IPO的牌桌上,赌注是整个企业的未来。
01 豪赌IPO:周胜馥连续下注
递表一次是勇气,递表六次,则多少有点赌运气的成分。
面对港交所的审慎、市场的波动这些“不可控的牌”,货拉拉选择了最直接的策略——持续“下注”,保持牌局中的“参与权”。这场持续两年半的IPO长征,从2023年3月首次递表开始,货拉拉几乎踩着六个月有效期的底线,规律性地更新招股书。
毫无疑问,货拉拉对监管审核周期有精准把握,对市场窗口期也在持续试探。
而更深层次看,这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因为货拉拉的部分早期投资者退出压力与日俱增——从其估值来看,已经从900亿巅峰回落至650亿,这让投资机构的耐心逐渐消耗殆尽。财务层面的压力更为直观,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170%,负债规模高达54亿美元,如今的货拉拉,到了必须赢下IPO的时候了,这驱动货拉拉一次次必须要上牌桌。
货拉拉的困境,某种程度上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难的缩影。
当资本退潮、监管趋严成为新常态,即便是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也需要向市场证明自己不仅能够生存,更具备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才能被选择。
只不过,在各种压力之下,别的企业失败一两次可能就放弃了,而货拉拉选择一次又一次递表,“赌”这一份概率。
万一上了呢?
02 赌徒本色
要理解货拉拉的IPO执念,必须读懂周胜馥这个“职业赌徒”。
他的前半生,某种程度上就是一连串精彩的“赌局”,而且处在一直赌一直赢的过程当中。
从广东揭阳的寒门学子到香港新界的“十优会考状元”,是赌天赋;
放弃咨询公司百万年薪投身职业扑克,是赌概率;
七年牌桌赢下3000万,是赌技术;
2008年金融危机抄底香港楼市,是赌眼光。
2013年,当其他互联网企业都在追逐toC风口时,周胜馥却将全部身家押注于看起来“土气”的同城货运。
这种逆主流的选择,现在看来,应该源自他善于寻找价值洼地的赌徒直觉。
当时大多数人都看不懂这个赛道,周胜馥却敢于用他特有的概率思维,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不是一个盲目的赌徒,这是一个善于计算的决策者。
从牌桌到物流场,周胜馥始终保持着赌徒的敏锐与冷静。
在货拉拉发展的关键节点,无论是早期避开补贴大战选择地推贴车贴,还是在扩张期选择深耕司机生态,都能看到他基于概率计算、博取一个不一样未来的而非随大流决策风格。
03 逆流盈利的“冷门”路子
“不随大流”的赌性,在货拉拉的发展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周胜馥敢于反复“下注”的最大底气,在于货拉拉手握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这一手好牌。
在同行们仍靠资本“输血”续命,大玩“烧钱”游戏时,货拉拉却找到了一条不依赖补贴、靠效率赚钱的“冷门”路子。
2025年上半年,营收9.35亿美元,净利润2.45亿美元,全球交易总额达59.67亿美元,这组数据在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堪称“同花顺”级别的好牌。更难得的是,货拉拉已经连续多年保持盈利态势,这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几乎是个异数。
货拉拉的模式看似简单,即撮合货主与司机,抽取10%-15%的服务费,但背后是深度数字化的庞大系统和精密的运营机制。
这种基于真实运力市场的供血机制,让货拉拉摆脱了对资本输血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物流作为供应链的末梢,无论经济如何波动,货运永远是刚性需求,这意味着货拉拉天然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这在流量红利见顶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04 调整筹码
当然,周胜馥再精明,也要面对“牌桌”上的变数。
对于货拉拉而言,监管与司机生态就是它必须面对的。
港交所的连续问询,始终围绕着三个核心问题: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司机权益的保障措施、平台安全责任的落实。
这些问题犹如悬在货拉拉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需要周胜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所以,货拉拉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筹码”。
近年来,货拉拉平台持续实施为司机降费、降低抽佣的政策,导致其在中国内地的变现率从2023年的10.3%三连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2%。这相当于每年主动放弃了近5000万美元的收入,只为回应监管关切,维持参与的资格。
司机生态的平衡更是一个复杂难题。因高抽成和运价政策,货拉拉曾多次被监管部门约谈,司机群体也发起过罢工抗议,尽管平台已将非会员佣金降至15%,会员月费调整至209-709元区间,但司机与平台之间的隔阂仍难在短期内弥合。
安全信任的修复同样任重道远。
2021年的“跳车事件”留下的信任裂痕尚未完全修复,用户对安全的顾虑依旧存在。货拉拉在招股书中披露,已积极参与新就业群体职业伤害保障的扩大范围试点,过去三年在新职伤的投保上投入超过1.5亿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六次递表过程中,货拉拉调整筹码的方式,还从国内走向了国外——随着“牌局”规则日益复杂,周胜馥将新的赌注压向了海外市场。
在东南亚市场,货拉拉平台首先专注两轮车配送服务,凭借当地对两轮交通工具的偏好快速建立市场地位,然后逐步拓展四轮车服务,这种渐进式扩张既控制了风险,又保证了增长。
周胜馥赌赢了,境外市场的货运平台服务变现率高达15.9%,远高于内地市场,且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目前,货拉拉业务已覆盖全球14个市场超过400个城市,包括中国内地、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地区。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已达9.5%,并且保持上升态势。这些数字背后,是货拉拉向资本市场讲述的新故事,也是不断在港交所牌桌上丢出的新筹码。
05 执念
站在第六次递表的节点上,货拉拉面临的是一场多维度的复杂局面。
在资本层面,公司需要在估值预期与市场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估值的理性回归虽然短期带来压力,但长期看有助于建立更健康的价值基础,货拉拉需要向投资者证明,其价值不仅在于现有的盈利能力,更在于未来市场的增长潜力。
在业务层面,平台需要在司机权益与股东利益之间建立新的平衡,持续降低的变现率虽然影响短期利润,但有助于构建更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六度递表,是执念,更是一场精心计算的豪赌。在这场持续两年半的IPO长跑中,货拉拉已经证明了其韧性,而周胜馥也展现了一个职业“赌徒”的修养,不仅懂得何时下注,更懂得何时坚持。
只不过,货拉拉能否最终成功上市,仍有悬念。
第六次之后,是否会有第七次、第八次递表也未可知。但可知的是,买定离手,周胜馥还会坚持下去。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11-17/doc-infxtkpy4814681.shtml


Leave Your Comment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