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上海的王先生透露,他从事手机生意,共有6台苹果17 Pro max手机委托一名骑手小哥通过滴滴送货平台配送。但小哥取件后,连人带货都消失不见。

11月8日晚上,王先生在滴滴送货平台下单,将这6台苹果手机送到客户手中,货物总价值超过83000元。当时有一名骑手接单,并拍摄了取件照片,作为取件凭证。

然而,半小时后,王先生发现货物依然未送达,快递员定位显示货物距离目的地还有6.9公里,而取件地与收件地之间总共约7公里。
王先生焦急地催促快递员送货。随后,平台安全员联系上王先生,称已无法联系该骑手,建议其报警。王先生对此感到疑惑:“这种情况不应该平台先报警处理吗?”
出于对货物安全的担忧,王先生前往附近派出所报案。警方开始调查,王先生表示最担心的是:“小哥最后的画面出现在虹桥火车站通往高铁的通道,手里拿着一张车票,基本可以断定他取完件后连夜潜逃出了上海。”
事发三天后,平台仍未能联系上骑手,货物也未能追回。

记者联系滴滴平台客服,客服表示安全专员已介入调查。11月12日晚,滴滴书面回复称,已为用户垫付相关款项,同时配合警方追究骑手的违法责任。
王先生反馈,其已收到全额赔付,案件警方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零四条,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后由买受人承担。因此,在快递包裹签收之前,货物丢失的风险主要由快递公司或出卖人承担。
延伸阅读
男子9600元转卖新苹果手机 买家转账1万其妻卡被冻结
“警察同志,我的银行卡突然被冻结了!”
11月3日一早,杭州拱墅区长庆派出所迎来了一位焦虑万分的袁女士(化姓)。她表示,银行卡无法使用,银行告知冻结系外地公安机关操作,要求她来派出所说明情况。

民警花天辰耐心询问,袁女士回忆起十几天前的一笔二手交易。
绕过平台线下交易,买家藏猫腻
10月22日,袁女士丈夫胡先生在某二手平台上挂出一台全新苹果17 Pro max手机,标价9600元。不久,一位买家希望线下交易,以避免平台手续费。胡先生同意了,认为可以现场验机,规避邮寄风险。
双方约定见面。买家要求提供银行卡号,称以公司名义付款,会计会直接转账。胡先生将妻子袁女士的卡号发出。
“完美”交易背后暗藏玄机
交易当日下午,买卖双方面交验机,买家发来了1万元转账截图,远超标价多出400元。双方约定通过扫码支付返还多出的400元,完成钱货两清。

然而数日后,袁女士的银行卡被冻结,冻结原因显示账户涉及电信诈骗赃款流转。胡先生发现买家账号已注销,买家人间蒸发。
警方分析,该买家涉嫌利用手机购买诈骗受害人的资金,意图借助他们的账户转账,袁女士差点成了骗子帮凶。

胡先生对此后悔不已,感叹:“早知道不贪那点手续费,就走平台交易了!”
民警花天辰联系外地公安,说明情况,成功申请解冻银行卡。
警方提醒:
- 1. 坚持平台担保交易:务必使用官方平台的聊天及支付系统,不要脱离平台监管进行线下转账。
- 2. 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轻易向陌生人泄露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 3. 遭遇冻卡莫慌张:银行卡被冻结时,及时联系开户银行,了解冻结原因与办案单位,并配合公安调查。
- 4. 保留证据及时报警:怀疑被骗时,应保存好聊天、转账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110或前往派出所报案。






Leave Your Comment Here